今天分享的是:IPE公众环境研究中心:2025年光伏企业绿色低碳评价报告
报告共计:74页
2025年光伏企业绿色低碳评价报告总结
2025年7月,公众环境研究中心(IPE)与绿色江南(PECC)联合发布《2025年光伏企业绿色低碳评价报告》,对55家光伏相关企业开展绿色低碳评价,覆盖硅料、硅片、电池片、组件等产业链环节及电站建设运营。
评价基于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和企业气候行动CATI指数,前者从管理机制等五个维度,后者从治理机制等五个维度展开。结果显示,隆基绿能、晶科能源、通威股份在两项指数中均位列前三,晶澳科技等11家企业进入TOP10。
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,40家企业披露2024年使用可再生能源总计5.71千万兆瓦时,减排超3255.1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,阳光电源和通威股份的可再生能源使用占比超60%。但行业碳排放仍居高不下,44家企业范围1&2碳排放达1.05亿吨,24家企业三年来排放量持续增长。
环境信息和碳数据披露水平有提升,7家企业承诺2050年前实现价值链碳中和,25家企业披露超80个产品碳足迹数据,但对标全球仍有差距,供应链碳管理多停留在战略或试点阶段。
展开剩余80%水资源管理上,80%的高耗水环节企业披露水资源消耗量,7家披露单位产品水耗,14家设定管理目标。领先企业加强供应链环境管理,8成企业公开绿色供应链管理要求,但12家企业关联企业存在环境违规,仅2家公开整改。
11家电站企业关注选址生物多样性影响,4家承诺关注供应链生物多样性影响,但无企业披露具体措施。16家组件企业开展废旧组件回收工作,但回收行动主要集中在欧洲市场,国内面临强制回收机制缺失等挑战。
报告建议企业推进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,提升绿色竞争力,各方合力构建约束激励机制,助力应对全球环境和气候危机。
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
发布于:广东省启远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